《美好城市yiluokuang.com》讯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公布,发现了4.3亿年前板足鲎一新属种“秀山恐鲎”。而板足鲎的“亲属”——鲎(hòu),同是起源于恐龙尚未崛起的4亿多年前。不同的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和板足鲎一样早已灭绝,但鲎却一直存活到了今天。
 志愿者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发现的中国鲎幼鲎。新华社记者陈露缘/摄影 金秋十月,在广西北部湾沿海滩涂上,如果仔细寻觅,也许你能和一只“远古生物”的幼崽相遇。它们有着坚硬的外壳,身体分为头部、腹部和一根长长的“剑尾”。这些鲎的幼崽从哪来?原来,每年的4月至9月是鲎的繁殖季节,成年的鲎会到滩涂上产卵再返回海中。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关杰耀是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者,今年是他研究鲎的第10年。他介绍,鲎之所以能够存活几亿年,主要是因为它们有坚硬的甲壳质外壳包裹,常年生活在河口和近岸海域,对水质要求不太高。据目前的发现,它们的天敌仅有鳄鱼、猴子和海龟。而更重要的是“鲎拥有一套独特、有效的防御和凝血免疫系统”。鲎是地球上罕见的流着蓝色血液的动物,它们的蓝色血液对细菌非常敏感,可以抵御细菌入侵。
目前,世界上仅存4种鲎,即分布在北美洲东岸至墨西哥湾的美洲鲎和亚洲地区的中国鲎、南方鲎和圆尾蝎鲎。由于栖息地破坏与缩小、不可持续的采捕等原因,近年来中国鲎数量急剧下降。2019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将中国鲎在红色名录中的等级从“数据缺乏”调整为“濒危”。
广西北部湾海域及其沿岸滩涂是中国鲎最集中、最主要的栖息地与繁育地。为更好保护鲎资源,199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中国鲎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东方鲎资源保护管理的通知》,按照“侧重保护、严格限制利用”的原则,对广西范围内的中国鲎资源加强管理。今年2月,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鲎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为了挽救鲎种群,一些机构尝试人工繁育、放流幼鲎。广西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瑞芳长期从事鲎的育苗和养殖工作。“2014年以来,北海地区开始增殖放流幼鲎。现在北海滩涂上看到的幼鲎数量比10年前有所增加。”陈瑞芳说。近年来,广西海洋研究所还为广东、福建、香港、台湾等地提供增殖放流鲎苗。
“鲎种群基线数据的缺失是横亘在鲎保护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关杰耀说,成年鲎生活在潮下带的浅海地带,要调查它们的种群数量比较困难。
为了更好地保护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鲎专家组于2020年启动了“亚太区鲎观测站网络计划”,根据亚洲地区鲎生境特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鲎资源监测体系,通过“中国方案”推动亚太区三种鲎种群的长期系统性监测。目前,在福建、广东、广西和香港等沿海区域已设置25个观测站。
一些环保公益组织也加入到保护鲎的行列中。从2014年起,每年夏季,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在广西沿海开展幼鲎的基底数据收集、“不吃鲎”倡导、走进校园科普宣传等行动。“当地群众对鲎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社会人士和保护区一线从业人员加入保护鲎的队伍。
“走过数亿年的鲎是一类古老而坚韧的物种,只要为它们留下合适的栖息地,让它们过上不受干扰的生活,它们的种群恢复就有希望。”关杰耀说。
鲎
食性广,以动物为主,经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鲎类一直作为人类的食物,又是软壳蟹类的天敌。如果是幼体鲎,食物以单胞藻、轮虫、丰年虫幼体、桡足类为主。如果是成体可以食虾和小鱼。最具特点的就是鲎的血是蓝色的。
鲎为暖水性的底栖节肢动物,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只露出剑尾。鲎类在港湾的水域中最为丰富,冬季见于中等深度的水中,夏天在潮间带的泥滩上。
鲎,音[hòu],sb(horseshoe crab),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的祖先出现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出现,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最早的鲎化石见于奥陶纪(5.05亿~4.38亿年前),形态与现代鲎相似的鲎化石出现于侏罗纪(2.08亿~1.44亿年前)。
与三叶虫 (只有化石)一样古老。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岸。又称马蹄蟹,但不是蟹,而与蝎、蜘蛛以及已灭绝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
鲎在数亿年前出现并能够繁衍不衰,一方面是鲎自身的繁殖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因鲎肉的口感较差,而且食用后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和中毒性休克等,由于鲎具有的特殊生理毒理性质,一直以来极少被人们捕杀。
近些年来,因有些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吃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一些小商贩在其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进行盲目炒作和蓄意误导,致使这种古生物鲎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滥捕滥杀东方鲎和对食用者生命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主任舒雨雁说:“血液呈蓝色的鲎在医学研究中有独特作用。用鲎血制成试剂,再滴入注射液,若试剂立即凝固或变色,就说明注射液内含有使人发热、休克甚至死亡的细菌类毒素。”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也使用鲎血研究癌症。但是,对鲎抽血后,它们就被放生。
在美国、日本成功研制出鲎试剂后,中国的一些科研单位对鲎进行大量研究,厦门大学和厦门医药研究所鲎研室(厦门鲎试剂厂前身)上海水产学院等对鲎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著,为中国鲎试剂的生产奠定基础。厦门医药研究所吴伟洪先生(现厦门鲎试剂厂厂长)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四册《鲎与鲎试剂法论文汇编》,推动了中国鲎试剂的推广使用。鲎试剂可广泛用于注射液、放射性药品、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各种液体、食品和奶制品等的内毒素检测和定量。
yiluokuang.com 是所有语言世界网站导航和指南,包括了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1亿个网址,More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